监控行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你的跳槽被监控员工离职告密软件 [复制链接]

1#

别把打工人当机器人!裁员风波四起,一个号称能监控员工离职倾向的系统进入大众视野。监控上班摸鱼也就算了,但上班不是坐牢,离职也不是越狱,这还管上离职意向了!离职倾向怎么监控?企业监控员工离职倾向违法吗?

01、热议解析

突然失业,被公司优化掉的情况,有时候并非莫名其妙,而是公司选择先下手为强。有网友爆料,开工第一天就被裁。据其所说,因年前公司通知说收益不好,年终奖打了水漂,其难以接受,第一时间就屏蔽公司开始投简历,想着年后找到工作赶紧跑路,没曾想上班第一天就被领导约谈,被教育不说,还被裁员。

“别以为你上班干啥我不知道,你啥时候想走我都一清二楚!”领导的言论意有所指,让其非常不解,而后通过朋友指点,才恍然大悟:这是被监控了!该网友怀疑自己在公司运用网络的信息被深信服公司研发的一项名为“离职倾向分析”的服务监控收集并提交给任职公司。

该离职倾向分析系统为行为感知系统,可以为公司提供详细的离职风险分析,通过“大数据”收集员工的各种求职信息,其中包括员工姓名、所属岗位、预估风险,还有员工简历投递的网站、投递次数以及投递时间等内容,甚至还能检测到员工在聊天涉及离职关键词量、搜索离职相关关键词量等关联内容,以此提前获知员工是否有跳槽意向。

该网友抨击深信服公司,干的就是帮企业监管员工行为的事。该公司的行为感知系统最早发布于年,并在18年申请了相关专利,主推功效就是挖掘数据价值,实现可视化网络运维,提前洞察风险行为。

企业装上这一系统后,员工只要是使用企业内部网络上网,就会被记录,当然了只会记录时长,不会记录具体内容,如刷抖音,只会记录刷了多久,但不会详细记录看了什么视频。公司管理者除了可以查看限定时间内访问招聘网站的用户、访问时长、访问次数,预知员工离职意向,还可以通过后台查看员工的上网记录,分析判定员工是否摸鱼怠工,及时发现并追溯泄密情形,预测恶性事件的发生情况。

02、法律解读

深信服公司相关人员回应称:

公司提供的产品和服务都经过公安备案,是被允许存在的,合理合法。目前市面上的很多互联网公司都在用,能帮助管理者判断出具有离职倾向的员工,记录员工的网络行为。公司方在卖出产品服务时,一般都会建议客户要提前告知员工,但有的老板为了保障更好的效果,都不会事先告知,而是偷偷摸摸地用着,监控员工,这对品牌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深信服公司方也觉得很无奈。

打工人随时都面临着被公司优化的风险,想给自己找条退路,另寻其他发展机会,还要被监管?企业类似的监控员工行为,是否侵犯员工隐私权?公司是否有权利对员工上网进行全天候的监察?为掌握员工工作情况,防范员工摸鱼,防止员工跳槽,不少员工会采用摄像头监控员工,甚至利用网络信息技术监控员工上网的状态和信息。作为被监控的人,很多员工都感到个人隐私被侵犯。

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员工的上网行为记录属于员工的个人信息,同时也构成了个人隐私,享有未经本人同意,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收集、利用和公开的权利。民法典规定了自然人的隐私权,同时劳动合同法也强调用人单位有权了解劳动者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

劳动者作为公司的员工应当遵守公司的各项管理制度,如果是“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或者是公司出于管理的需求,需要获取的员工信息,即使属于员工个人隐私,公司仍然有权了解。

公司应当在合法合理的限度范围内行使监管员工工作的权利,最大程度地保护员工的隐私权。公司安装监控系统,要事先告知并经得员工同意,在安装的工作电脑上,最好还要有明显的标识,能分辨出来,且不能对员工的个人信息进行非法公开。否则,很可能会涉嫌非法收集员工的个人信息,侵犯员工个人隐私权。

公司侵犯员工隐私权的,需要停止侵权并向被侵权者道歉,给予一定赔偿。如果公司违反国家规定,违法处理员工个人信息,如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员工个人信息:

■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03、法言法语

只有老板在时,员工才会兢兢业业干活?企业才能正常运转?没办法了,只能全方位无死角监控员工上网,监管员工行为,防范摸鱼行为及离职倾向。看得住人,管不住心!

这种针对上班期间,监管员工个人网络信息的行为,涉嫌侵犯员工个人隐私,对劳动者极其不友好,也不尊重人。说来说去,还是企业没有足够强大的内驱力,不能通过激励的方式让员工努力工作,只能加强监管,封死一切可能,来保证企业效益最大化。

对于公司来说,如果人员流失,没有提前准备新的人员接手,工作推进就会不理想。企业监控员工的手段很多,除了私下打听,还会进行消息互通,公司人事会委托其他人帮忙看一下员工在招聘网站的简历状态什么的,作个备案参考,提前给直属领导打预防针,防止突然离职工作安排不上。至于公司内部安装监控设备及软件,更是能清楚知道员工的一举一动。

管可以,要注意分寸。公司监管员工的行为,要基于工作和管理,要在工作场所,要具有合理性和必要性,要充分告知并征得同意,才能避免侵犯员工隐私权。

但这样管,不是解决问题的好法子,会让员工心里有疙瘩,觉得不被公司信任。员工想离职,本来就是对现状有所不满,想有更好的平台,得到更好的待遇,只要员工按照正常流程离职,公司也无权阻止。至于管控离职,应当提高集体凝聚力,进行有效互动,从各方面关怀员工,给予员工正面的体验感。说直白点,就是福利多多,钱给到位,发展空间大,自然就能降低离职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