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要点:
海康威视系列研究回顾,今年2月以来的深度推荐。2月推出了《海康威视深度研究(一):安防监控龙头,开拓智能化时代》,3月推出了《海康威视深度研究(二):人工智能时代的新海康,“算法+芯片+应用”的新生态》,4月推出了《海康威视深度研究(三):携手英伟达,前装GPU的伟大变革》,5月推出了《海康威视深度研究(四):视频监控的昨天、今天、明天》,6月推出了《海康威视深度研究(五):锋芒耀世,智能驾驶再造一个海康。》通过前5篇深度报告,将海康的智能安防业务的变化展示给投资者。本篇报告,我们来详细讨论海康威视当前的估值水平。
未来:智能化非“量变”,而应是“质变”。我们认为,海康威视的前端智能化,所带来的不是简单的财务数据层面上的业绩增厚,其本质是真正实现人工智能在安防行业应用的落地,以及云和端之间产业结构的变革。海康威视已经不单纯是一家电子安防公司,而是成为了一家占据视频数据入口,走在人工智能产业变革最前端的软件、场景和数据公司。海康威视前端智能化所带来的新增收入和毛利率的提高,不仅仅是“量变”而是“质变”,而“质变”带来的应该是公司估值体系的切换。
正确看历史的角度:电子股还是计算机股。从公司毛利率,净利率和ROE三项指标历史数据来看,海康威视都远高于电子行业平均水平,而与计算机行业平均水平更为相近。海康威视多年一直持续高研发支出,同时业务领域向视频产品、视频内容服务等方向拓展。从历史财务数据和未来成长方向来看都与计算机公司的属性更为相似。因此,单以电子同行业公司来对海康威视进行估值的方法并不能充分反应公司的盈利能力和成长性。在未来,随着智能化和视频应用产品的开发,公司将偏向一个领先的计算机公司,甚至人工智能公司,而不是传统的硬件公司。
现在:龙头从折价向溢价的转换。A股计算机估值体系正在向美股贴近,海康威视作为龙头企业盈利能力稳定,也有充足的资本和资源实现技术革新及企业经营的新突破,白马龙头从折价走向溢价的趋势越发明显。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认为,海康威视在智能化进展出色,作为行业白马龙头,未来将迎来估值切换。我们预计,公司-年EPS为0.01/1.34/1.85元。参考同行业可比公司,给予年动态PE38.5倍,6个月目标价38.90元,维持“买入”评级。
报告正文:
1未来:智能化非“量变”,而应是“质变”
对于海康威视目前估值是否已充分,市场上观点不一。有观点认为从海康威视的历史估值来看,目前公司的估值水平处于历史均值向上一倍标准差位置,已充分反应了公司的未来的基本面利好因素,因此,在利润预期基本不变的基础上,目前公司估值充分,上升空间有限。
而我们认为,海康威视的前端智能化,所带来的不是简单的财务数据层面上的业绩增厚,其本质是真正实现人工智能在安防行业应用的落地,前端的智能化触发的产业结构的变革。海康威视已经不单纯是一家电子公司,而是成为了一家占据智能安防数据入口,走在人工智能产业变革最前端的软件、场景和数据公司。
海康威视前端智能化所带来的新增收入和毛利率的提高,不仅仅是“量变”而是“质变”,所以仅从财务和历史估值的角度论证估值是否充分是不严谨的。“质变”带来的应该是公司原有估值体系的切换。
我们在报告《云和端的再平衡,智能终端的兴起》中强调过观点:要从人工智能带来的最深层次的IT产业变革来寻找投资机会,终端智能化正成为未来趋势。而在各行业智能化应用方面,又以安防走在前列。
在浪潮来临之前,海康威视就前瞻性提出了安防行业“AI+”的理念,攻势,公司在安全生活、工业制造和汽车智能化等各个领域都进行了智能产品布局。与英伟达和Movidius等AI芯片巨头深入合作,推出了基于深度学习技术从前端到后端的全系列智能安防产品。相比其他人工智能公司,一方面,海康威视拥有“技术+产品+应用+渠道”多重优势,可加速落地,另一方面,公司前端智能产品占据场景数据入口,是人工智能投资主题下的必争之地。
因此,对智能时代下的海康威视,仍然使用历史上,给安防硬件产品供应商估值的体系来判断当前估值的上、下限区间,是不严谨也不合理的。
2正确看历史的角度:电子股还是计算机股
从公司毛利率,净利率和ROE三项指标历史水平来看,海康威视都远高于电子行业平均水平,而与计算机行业平均水平更为相近。海康威视多年一直持续高研发支出,同时业务领域向视频产品、视频内容服务等方向拓展。从历史财务数据和未来成长方向来看都与计算机公司的属性更为相似。
因此,单以电子同行业公司来对海康威视进行估值的方法并不能充分反应公司的盈利能力和成长性。在未来,随着智能化和视频应用产品的开发,公司将偏向一个领先的计算机公司,甚至人工智能公司,而不是传统的硬件公司。
3现在:龙头从折价向溢价的转换
A股计算机估值体系正在向美股贴近,海康威视作为龙头企业盈利能力稳定,也有充足的资本和资源实现技术革新及企业经营的新突破,白马龙头从折价走向溢价的趋势越发明显。
在《美股、港股、A股计算机行业历史估值研究》中,我们指出A股计算机行业市值龙头折价现象在国际比较中较为突出,而美国股市计算机行业龙头均存在明显估值溢价。从宏观监管环境,和行业投资风格来看,市场对A股计算机公司逐渐趋于理性,投资风格向长期价值投资靠拢,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