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员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www.gpitp.gd.cn/new/20210907/95717.html撰文/邓经权编辑/张南设计/师玉超
据德国财经媒体《经理人杂志》(ManagerMagazin)2月17日报道,德国大众汽车集团正在和华为公司展开谈判,计划以数十亿欧元的价格收购其自动驾驶部门。谈判内容包括大众汽车相对处于短板的技术系统。
在5G技术被打压后,华为转向智能汽车赛道。年研发层面的投资达到10亿美元,研发团队超过人。其中,自动驾驶团队超过人。华为的自动驾驶技术被老牌大众汽车集团看中,说明我国的自动驾驶技术及应用排在全球前列。因此,研究和判断我国自动驾驶的发展趋势和模式,在全球来说都蕴含着巨大的商业价值。
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COO王*表示:“华为拥有自主的自动驾驶平台生态包括:芯片+硬件+操作系统。”华为的智能驾驶技术,在今年内投入商用,目标-年实现真正的智能驾驶。
自古英雄多磨难,中国的崛起已经威胁到超级大国集团的核心利益。全方位的围剿唤起了国人潜藏的民族意识,践行千年古人的智慧:“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做好自己能做的;厚德载物,以开放的心态迎接挑战。
华为就像是抗美援朝长津湖战役的“第七穿插连”把一种不服输的精神注入每个战士的体内。凭这种精神,扭转整个朝鲜战场形势,“立国之战”胜利后中国从此站了起来。
『被超级大国围剿下的民族企业--华为』
如今,我们同样需要第七穿插连和华为的这种精神。在新能源车及自动驾驶这“一体两面”战略下打好这场科技围剿战役。这场战役已经上升到国家意志,将会影响中国未来五年,甚至是十年商业的发展路径和机会。同时也希望这篇短文能够抛砖引玉,让大家在阅读的过程中多一种视角,找寻到一些商业线索。
自动驾驶赛道充满机会,目前正在缓慢爬坡阶段
自动驾驶和新能源车是一体两面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
新能源车战略重心在“盘活”强调应用层面,使命在推动整个民族先进工业整合优化,使其像个楔子一样找到发展瓶颈的突破口,实现“弯道超车”。
自动驾驶战略重心在“跨越”强调系统层面,使命在拉动整个民族科学、教育、文化、社会等系统性发展,引领工业和社会生态链创新,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之“中国梦”。
『自动驾驶的场景』
自动驾驶是什么呢?就是由智能汽车通过感知和判断在道路场景中自动执行驾驶指令,安全高效地把乘客运送到目的地的过程。目的是减少驾驶疲劳、增强驾驶安全,通过车、路和城市互联,达到资源共享、互补的智慧城市生态圈。
用专业术语来说:自动驾驶车辆,通过传感器感知周围环境信息,输入到计算平台处理,判断车辆位置和构建驾驶态势地图;根据驾驶态势图,对车辆运动进行行为决策、路径规划,再精准控制车辆底盘执行器实现自动驾驶。
智能驾驶的好处是我们息息相关,亲身可见的。提高道路通过率,减少城市道路拥堵;提高停车位使用率,缓解停车难等问题。
除此之外,减少交通事故发生,改变市民出行和购车习惯等,将会衍生出众多的风口型商业机会。
自动驾驶高效便捷,为何提起自动驾驶,车主心中还存有顾虑
“我觉得自动驾驶目前最大的问题在于安全性和可靠性方面吧,毕竟这是人命关天的大事交给机器总觉得不放心。”一位中年消费者说到自动驾驶时说。
“我买的是小鹏P5,自动驾驶方面:我觉得作为一个辅助还是挺好用的,地库里自动泊车,还有这次春季回乡,在前后无车的高速公路上辅助驾驶,可以缓缓手脚。但还是需要人实时的监控,随时准备踩刹车、打方向。”一位小鹏P5女司机说到自动驾驶很激动地说。
两位消费者说出了他们眼中自动驾驶的现状。那专业人士如何看这个问题呢?
目前自动驾驶这个赛道有很多技术、标准和法规要求来确保安全出行。基础支撑技术方面:V2X通信、云平台大数据及信息安全等技术保障;信息交换技术方面:环境感知、智能检测和控制执行这些技术和应用都在成体系,强监管下推进。车主们需要注意的是,看清用户手册标识的要求去驾驶车辆,不要把辅助驾驶当做全自动驾驶看待。
『智能驾驶对智能汽车技术、标准和法规要求』
智能驾驶对我们普通人来说总感觉那么的神秘,新科技、新技术、人工智能、5G和从来没有听说过的新词语。
用“第一性原理”的思考方式颠覆传统行业,马斯克的一番话提醒了我们什么
第一性原理最早来自于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他说:“在每个系统探索中存在第一性原理。第一性原理是基本的命题和假设,不能被省略和删除,也不能被违反。”第一性原理是整个的理性系统的源起点可以根据它推出其他的理性前提。
在迷茫、徘徊时借用古人的智慧。智能驾驶再智能它也是人设计和安排的,其中一定有类人类思维的成分。因此,我们从人类出行的角度和安排顺序来分析自动驾驶的相关原理就更简单,更浅显易懂了。
收到一个出行计划广州→深圳,车载软件开始规划线路并下载高精地图,接下来系统对车性能进行自检,确保车辆各部件正常。开启传感器侦测周围环境,启动发动机开始行驶。
路途中传感器高频地侦测道路数据,同时与道路两旁的5G设备同步道路信息,传输到车辆的中央处理器,作出相应的刹车、加油和停止等信号。保证安全、高效到达目的地。
通过这样简单化描述,我们可以清楚地看懂智能驾驶的核心和发展的制约因素。
车载AI软、硬件系统是自动驾驶商业化竞争核心主战场
传统的车载软件是分布式架构的,什么叫分布式架构?重点在将动力控制、传动控制和车身控制系统分开独立去运行,各系统为了保证峰值和谷值情况正常运行就必须加大硬件的配置和算力,正常行驶时就浪费了算力。就像开着七座车通勤的车主,身边的六个空位是为每年那几个大节假日全家出行而准备的。
还有一个方面,因为是分布式架构,分控制系统的能力很强,从成本上考虑就会削弱中央处理器的硬件配置和能力,所以部分召回涉及到的软件更新和一些小bug修复都必须要到4S店连线完成。这点和特斯拉在车库中运用OTA(空中下载)一夜完成漏洞修复和更新,形成鲜明的对比。
智能车载AI软件是在传统车载软件实际运用中不断升级和改进的,具有集中式+OTA(空中下载技术)的架构。集中式的中央处理器功能非常强大,各系统在设计上配置正常行驶所需的算力,避免了峰值算力在正常行驶下的闲置浪费。分系统遇到峰值算力不足的情况下,中央处理器会把其它分系统闲置算力或自身算力分配给它。如果经常遇到峰值算力不够的情形,系统就会通过OTA空中下载进行系统优化。
节约的算力就是节约的成本。因此,未来造车的趋势中央控制系统会越来越强大,分控制系统会越来越弱化,成本也会越来越降低。同时也为售后保养和维修提供更具性价比的解决方案。
『地平线智能座舱解决方案』
智能汽车里,有一个概念叫做“人机互动”就是人发出的指令,机器收到后做出相应的动作。机器要懂人的指令才能做动作,如何懂人呢?因此有一个模块就是专门针对于驾驶员行为监测:从人的语音和面部表情进行判断,从人脸图像上识别打哈欠、疲劳等级、情绪状态和行为等,根据这些状态完成驾驶员行为监测,做出相应的提醒处理。
此外,AI智能软件还可以实时处理车内人员发出的语音信息完成人机交互。
车载硬件(芯片)系统决定车辆性能和成本,是消费者购车时最重要的参考指标
目前主流芯片格局为“一超三强”。
一超为特斯拉,其在芯片软硬件及生态上占绝对优势,消费者愿意承受购买特斯拉时的高溢价。
三强为英伟达、英特尔和地平线,它们凭借“小步快走,快速迭代”与主机厂深度合作共进退,贴合市场和成本需求提供最优解决方案,是行业一股不可忽略的新生力量。随着自动驾驶赛道不断的演变,能被市场接受的芯片才是最后赢家。
『号称行业最强的--特斯拉AutoPilotHW3.0FSDAI芯片』图片来源:特斯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