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手机能“监控”个人信息的?这功能不要打开,让人不寒而栗
在这个大数据的时代,时常会发生一些令我们觉得不寒而栗的巧合,你刚跟朋友讨论过哪个明星关于他的消息就出现在你的视频推送里,在电话中跟家人商量要买一件新衣服,淘宝的首页立马就把刚上架的新款推荐给你,仿佛我们无时无刻不生活在监控之中,而这些软件之所以能够通过手机监视我们的生活,还是因为你下载时所同意的一些功能权限。
其实手机软件对我们的监视主要来自于以下几个功能,首先最重要的是对于手机储存的读取。乍一听好像没有什么,但是当我们搞清楚手机储存的定义,这个权限的要求就十分可怕了。
一旦你的手机获取了这个功能,你所有的聊天记录和网页浏览记录都会被传送到你所使用软件的后台,然后再由专人进行分析,进行数据推送。而另一个经常被用作监控个人信息的权限。
就是允许使用麦克风和摄像头的权限,在一些软件之中,为了与其他网友通信,开启麦克风的权限是必须的,但是大多数人不知道的是,当这些app获取了这个权限之后,并不是只有你要用到这个功能的时候才会开启,而是无时无刻的在监听你的生活。除此之外的地理位置等杂七杂八的权限很大一部分也都被用来窃取用户的私人信息。而在这些重重监视之下,居民的隐私权就很难得到保障了。
而为了改变这一点,保护公民的隐私权。就需要各方面部门的协力合作。首先是开发出这些各大应用产品的厂商,作为比较大型的企业,一定要坚守底线,对于手机权限的使用,一定要掌握好界限,不能将用户的授权用于其他作用。
同时完善防火墙,用户能够更方便的一键关闭应用授权,等需要使用的时候,再重新授权,而监管部门也应该加强对相关事件的管理,这种管理应该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加强技术监测,不能出现软件侵犯隐私权但是却无法检测的情况,一方面则应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对违反相关规定的企业和厂商进行相应的处罚,就这样才能给用户的隐私权最大的保障。
其实不管是什么软件,获取用户信息的初衷,还是为了更好的提供针对性的服务,但是不管出发点如何,一定要把握好一个度,如果超过了这个度,不仅惹人反感,更是有可能会触犯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