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控行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年中国智能锁行业全景图谱附市场 [复制链接]

1#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王力安防()、顶固集创()、亚太天能()、小米集团(.HK)、海尔智家()等。

本文核心数据:智能锁产量;智能锁渗透率;智能锁客户类型占比等

行业概况

1、定义

目前针对智能锁行业并没有权威的定义提出,根据中国标准《集装箱安全智能锁通用技术规范》,其提出“安全智能锁”意为“可用于对外无线通信、标识码自动识别、操作指令授权认证、锁杆施封和解封、数据安全传输、实现物流全程安全监控与报警的、锁闭集装箱箱门的锁具。”

基于“1.1.1智能锁的界定”中对锁的定义和对人工智能的界定分析,结合标准中“集中箱安全智能锁”术语界定,前瞻对智能锁提出广义定义,即任何具有智能交互性且以安保为核心目的的锁具均可以称为智能锁,包括但不限于智能门锁、集装箱智能安全锁、银行金库用智能安全锁、保险柜用智能安全锁、工业用智能安全锁、交通体系(路灯箱、铁路防护网等)用智能安全锁等等。

目前市场上交互性最强、使用最广泛的智能锁主要为智能门锁,加之随着智能家居的不断发展进步,智能门锁的发展相对更为广泛且成熟,因此谈及智能锁,人们首先会想到的是智能门锁产品。基于此社会现状,前瞻对智能锁提出狭义定义,即智能锁为具有智能交互性、且承担家居安保重要责任的智能门锁。

综合考量后,前瞻将以智能锁的狭义定义作为本报告智能锁定义的研究基准,后续研究范围将在“1.4本报告研究范围界定说明”进行进一步说明。

2、产业链剖析:产业链参与者较多

智能锁上游原材料领域主要包括金属材料、电子通信元器件材料和云服务平台,下游主要为倾销渠道,包括配套工程、线下渠道和线上渠道等,最终传导至消费者层面,消费者主要包括家庭客户、公寓客户、酒店客户等。

整体来看,智能锁行业上游金属材料企业主要有上海宝钢等企业,电子通信元器件代表企业主要有北京龙芯等企业,云服务平台则主要有阿里云、华为云等企业。中游智能锁加工制造领域主要有小米、华为、王力等企业,最终客户端主要包括自如、魔方等公寓客户,锦江、如家等酒店客户。总的来说,智能锁行业产业链参与者相对较多。

行业发展历程:进入3D人脸识别技术阶段

当下,我国智能锁行业技术从最开始的生物识别中的指纹识别技术+密码到使用云服务、蓝牙技术的临时密码,再到近场通信(NFC)技术、生物识别中的指/掌静脉,最后到近年来极为火爆的3D人脸识别技术。

行业政策背景:政策环境带来行业利好

近些年来,国家陆续出台各项产业政策,引导智能锁行业有序化、高端化发展,鼓励智能锁行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为智能锁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行业发展现状

1、头部企业产量超万套

年头部企业发展态势良好,延续了自年以来的高速发展态势,受疫情影响并不十分严重,头部企业的优势也比较明显。其中大企业总体产销量稳中有升,而中、小企业产销量下滑较大。从全国锁具行业信息中心调研的数据来看,年中国智能锁整体开局平稳。例如,德施曼成立于年,历年的全国市场调研数据显示,从-年,德施曼品牌连续十一年产销量、增长率在行业内居于领先(取数时间年1月1日-年4月15日)。据了解,头部企业中凯迪仕、小米等品牌也取得了较好的增长。

根据全国锁具行业信息中心统计数据,-年中国头部企业智能锁产品产销量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前瞻假定中国智能锁行业每年产销相差不大,则年中国智能锁头部生产企业智能锁产量为万套。

注:相关产销量数据为前瞻基于产销平衡假定,在全国锁具行业信息中心统计数据的基础上测算所得。

2、年中国智能锁渗透率或达到11%

根据全国锁具行业信息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年中国智能门锁家庭渗透率为7%,该机构公布和年中国锁具产销量总体规模增速分别为13.75%和12.89%,结合该机构公布的渗透率和产销总量增速,再结合市场实际发展情况,前瞻估测年和年中国智能锁行业渗透率或分别为7.96%和8.92%。随着智能家居理念不断深入人心,前瞻预测年中国智能锁行业渗透率或会突破11%。

3、客户以30-40岁年龄段为主,猫眼和生物识别用户偏好明显

根据统计数据,年中国智能锁行业客户主要集中在30-39岁客户群体之间,其中30-34岁人群消费占比最大,达到49.65%,其次为35-39岁人群,占比达到30.5%,30-39岁人群消费规模总体占比达到80%以上。

近几年,随着经济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及智能锁市场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购买智能锁的消费者越来越多。根据调研数据,年消费者主要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