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控行业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深度分析从华为安防改名看安防行业现状
TUhjnbcbe - 2025/4/10 19:50:00
刘军连挂号 http://nb.ifeng.com/c/89ILxhbI6w5

我们先看下华为进军安防行业的一些时间信息:

年前,华为更多的是以技术服务商的方式出现在安防行业,包括海思芯片,针对平安城市,智慧交通,智慧城市的行业视频解决方案年下半年,华为正式进入安防行业,提供成套设备解决方案,华为智能安防正式出场。年8月,华为智能安防在业务战略发布会上推出了名为HuaweiHoloSens品牌名,以“全息感知,数据智能”重新定位华为的智能安防方向。年2月,华为安防官微宣布,华为智能安防更名为“华为HoloSens机器视觉”,并在3月针对分销渠道推出智能安防品牌Holosense的中文品牌“华为好望”,专门面向安防分销市场。

可以看出,华为通过改名为机器视觉,扩大了其安防的产业范围,未来可以进军包括车载视觉,工业视觉,消费视觉等范围,把业务的核心载体智能化,数据化,可以是任何跟视觉有关的行业,背后输出的视觉有关的算法能力,软件定义,场景应用,看起来更靠近视觉图像创业公司CV四小龙的方向,但是华为一贯的作风是既要上天,也要落地,又针对华为智能安防分销渠道推广了品牌华为好望,抓住当前已经存在的安防市场业务,我们针对华为过去一年多的调整及对外信息发布,可以来系统地看一下安防行业的现状及趋势。

安防行业将进入存量市场竞争,传统边界将打破

根据96号文件提出的年雪亮工程全覆盖目标,视频监控摄像头已经基本实现了全覆盖,传统安防企业已经把渠道做得非常下沉,市场开始从增量覆盖空白市场转入存量竞争,这个从海康大华的财报增长速度也能窥见一二,想要继续保持规模增长的难度加大,各企业需要重新思考业务边界及业务特点。

视觉独角兽为安防企业提供了AI视觉未来范本

视频图像是AI创业领域独角兽最集中的行业,说明这个市场足够大,未来想象空间广,虽然独角兽企业估值高,目前实际的业务收入并不能匹配高估值,但是这些企业结合视觉图像跟AI技术,在消费业务诸如手机,泛娱乐业务,广告,B端业务诸如工业机器视觉检测,机器人,新零售,汽车自动驾驶,智慧金融,智慧教育,智慧地产,智慧城市物联网等方面均有诸多落地应用,并且取得了不凡的业绩,针对安防领域,如旷世这样的企业也收购了设备企业直接跳进来从硬件到软件算法全链条开发并成套输出给行业或新零售行业,但是这些独角兽企业未来如何没有人能够准确预知,毕竟最终要实现规模化的产值,单靠算法肯定不够,芯片,设备,方案,支持及供应全链条能力打通并且可以正确的运营非常关键。

传统安防企业并不缺基础技术,并且还拥有产业链优势,后进企业有什么机会呢?

海康大华为代表的安防企业之所以在行业里面占据了那么大的份额,是因为除了多年的渠道积累及强大的推广能力,也在技术上保持了持续的高投入,保持行业领先,海康大华一方面在消费类布置了新的品牌并剥离场景进行轻量化的技术应用,一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源研发了图像AI技术并应用到公安,交通等行业客户里面,后来的企业想要跟他们正面竞争非常困难,相信华为安防改名背后这个现状也是原因之一,但是当前的城市建设也面临着一个现状,就是虽然视频摄像头采集了大量的视频数据,但是数据的挖掘跟应用远远不够,而传统安防企业的业务模式决定了他们是以系统技术带动设备及方案销售,在数据应用部分的精力投入比重并不高,这个机会不光是华为看到,视觉独角兽企业也看到了并且做了很多落地场景的应用。

安防行业的数据智能应用是AI视觉技术发挥的大战场,也是必争的高地。

AI视觉技术经过这么多年的持续投入,虽然在某些行业比如工业视觉检测,银行,安防等行业得到了很多成熟应用,但是渗透率还非常低,即使在城市管理方面,真正发挥作用的应用也比较少,从这次新冠疫情中大家可以清晰地看到,互联网企业在信息发布,数据更新,信息传播方面发挥了更大的作用,而在隔离方面,更多还是依靠传统的人力组织,交通围堵,从上到下一级级组织直接下沉到社区管理上门监督,导致社区管理组织从来没有这么被重视过,这里面就要思考多年的智慧城市大脑建设,为什么到了关键时刻没有发挥出来真正的效能,两个关键点就是一是采集的数据是否完整且有效,二是数据应用是否灵活呈现,跟城市管理需求跟老百姓的生活真正匹配起来,这个也是未来安防行业做深的一个必争高地,海量数据谁应用得好,谁就会占据先机,目前还看不到谁会是未来的领头羊。

数据智能化的核心是企业掌握多少关键节点

数据智能应用考验的是企业的综合能力,AI芯片技术,云边结合及架构,算法研究,场景感知挖掘及软件重定义,更贴近互联网化的强大中台+众多体验良好的子应用结合,在这方面,传统安防企业并无明显优势,虽然他们有大量的软件及硬件产品,大多是为了产品规模扩展需求,反而是新兴企业可以轻装上阵,在核心图像处理芯片,更适合未来AI智能的系统架构,核心算法方面聚焦发力,但是很少有企业具备华为这样的综合技术能力,既有完整的芯片产业化能力,强大的软件系统能力,关键是还具备了消费电子软件业务的丰富应用经验,这都是未来取胜的关键。

AI是好技术,但要做到普惠,真正被一般用户接受

AI的技术更多是在B端,由于对芯片的处理能力,系统,包括带宽费用都有较高的要求,真正有需求又能使用的行业并不是很多,未来包括酒店,医院,中小企业及一般的老百姓,如果他们都能感知的AI的魅力,那才是技术真正下沉的生活中去,这就要求需要更低的使用费用,更好的用户体验,更低的软硬件配置要求保持低进入门槛。华为这次做了好望商城,希望将算法做成像手机应用那样,可以针对不同的场景需求,用户自行下载,像安装APP那样根据需求来购买,这个是很好的想法,基于一定基础能力的硬件实现各类算法灵活安装,但在实际应用中,依然会对用户的理解能力,硬件的基础能力上提出要求,所以未来真正落地这还不够,这个也是各企业努力的方向。

结合以上,小编从华为安防改名这个事谈了这么多,是因为华为安防的一举一动都具有示范效应,华为一向是战略优先战术的企业,他们的调整不会简单的是对现状的调整绕过去,而是在找准自己的准心,也欢迎大家也可以在文后发表自己的观点谈谈看法。

1
查看完整版本: 深度分析从华为安防改名看安防行业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