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农业种植技术的发展,温室大棚在我国种植业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当前大多数温室大棚仍采用人工管理方式对棚内“温光水气肥”等环境条件进行监测和控制。
不仅耗费人力和精力,还难以精准、及时测控和调控环境参数。因而,在物联网技术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温室大棚智能环境监测系统应运而生。
借助物联网,为温室大棚构建了集环境监控、精准调节于一体的大棚环境监测解决方案,方案依靠环境监测系统对不同的农业生产环境及对象进行监测监管。
通过传感设备检测环境的物理参数,对土壤、气象等生产环境状况进行实时动态监控,使之符合农业生产标准。
这些新技术的应用将大大改善农产品品质,使其符合市场需求,可以实现供给与需求的有效对接,促进农业生产精细化、高效化、现代化发展。
温室大棚环境监测解决方案主要通过在农业大棚部署摄像机、传感器、采集器等设备,搭建“物联网”监控网络,来实现对农业生产现场气候环境、土壤状况、作物长势情况的自动实时监测。
如对温湿压、雨量、CO2浓度、光照强度、以及土壤墒情等参数的在线实时监测。
系统还可根据温室作物生长要求,通过智能控制器,自动调控现场的卷膜、卷被、湿帘、遮阳网、采暖、空调、补光、灌溉施肥等环境控制设备,调整温室内环境,达到适宜作物生长的范围,为作物生长提供最佳环境。
▲实时监测显示屏
温室大棚环境监测系统结构组成
温室大棚环境监测系统具体由智能温室云监控平台、气象站、网络模块、空气温湿度传感器、土壤传感器、CO2传感器、光照传感器等部分组成。
该系统可提供空气温度、空气湿度、二氧化碳浓度、光照等环监测数据的历史数据查询功能,以及大棚环境预警事件信息的查询功能。
同时还可以将温室内空气温度、空气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等环境监测数据以及环境预警事件信息以图表形式或曲线图形式形成统计报表,供管理人员做出科学、准确的作物生长管理、分析与决策。
▲测量参数
大气及光照传感器推荐
大气温湿压传感器
CO2传感器
光照度传感器
光合有效传感器
土壤传感器推荐
土壤温湿度电导率传感器
土壤pH传感器
土壤氮磷钾传感器
温室大棚环境监测系统优势
实时监测
通过环境监测终端和多种环境参数传感器,对大棚内环境参数进行实时监测,为用户制定更合理的生产计划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保证农作物生长环境的稳定性和优化性。
智能预警
将传感器采集的数据与农作物适宜生长的环境指标相比较,当实时参数超过报警阈值时,系统向手机和现场显示设备推送预警提示。
查询功能
用户登录系统后,可查询温室大棚内当前及历史环境参数,以便优化种植规划。
监测控制联动管理
支持监测系统接入棚内硬件设备控制器,在环境监测数据的基础上,与棚内灌溉设备、温度调控设备、遮阳设备等联动控制,实现智能化环境参数调控。
免费云平台
云平台以先进的信息采集系统、物联网、云平台、大数据以及互联网等信息技术为基础,各级用户可通过PC端WEB、APP客户端等多种渠道访问平台数据,实现远程系统管理功能。
软件具体功能
管理一张图
系统一张图能够对:设备状态、类型分布、使用情况、能耗分布、告警信息等情况进行统计及可视化展示,方便快速管理、查看、定位。
实时数据显示
温湿压、光照度、叶面湿度等参数实时数据图表显示,并对其进行记录,分析,实现图表曲线可视化展示。
数据分析
将数据进行归纳、分类,根据数据的不同应用场景绘制相对应的数据分析图表,包括饼图、折线图、柱状图等,可进行数据查询、导出等操作。
预警管理
监测设备可设置预警阀值,数值超过阀值时触发预警,根据预警阈值,可进行多级预警,有短信、电话等多种预警形式。
▲云平台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