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客户说自己撞上了投保灵异事件。
身体明明没问题,
一输入身份证号,系统就提示。
对此,保险公司给出的说法是:
风控系统检测到,
客户7年前用医保卡买过降糖药,
于是该客户被大数据模型,
当作风险因素拦截了
……
多年前自己都不记得的事,却被“监控”记录了?
大数据时代下,我们究竟还有多少个人隐私?
今天不跟大家聊保险,就聊一下每个人都经历过的“恐怖故事”。
大数据时代下的价格歧视
以前我下载过一个叫“携X”的旅行APP,比好用。
有次买上海到武汉的火车票。
我提前一个多月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