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我们说过交易系统和交易策略,今天我就要给大家介绍一个中短期波动的策略——网格交易策略,它赚取的并不是持续上涨利润,而是上下波动利润,也就是震荡行情。
很多朋友在长期投资中,害怕坐电梯,好不容易盈利的品种,又变成亏损,所以随意卖出导致赚不到什么大钱。
这个可以叠加短期波段策略,及时实现一部分收益,提高你的心里承受能力。
再次说明,下面介绍网格交易策略,只是你投资体系中的一个配角,作为补充使用,不能把它当成主要策略,你的主要策略,应该是长期持有的策略才对。
什么是网格交易?
在金融市场中,短中期的走势没有谁能预测,说有天赋能预测的,不是骗子就是傻子,世界上从来没有能预测涨跌的股神。
不过长期来看,好的标大概率会上涨,这也是长期投资者和价值投资者们能获取收益的根源所在。
但是长期有多长呢?
很难定义!
也许明天就会价值回归,也许三五年,也许十几二十年,这都是有可能的。
在这过程中,还有很多的外部因素,比较20年突然到来的疫情,都会导致市场往其他方向发展。
之前我们说过,一个金融产品,在短中期的未来,会有三种走势,分别是:
1.上涨
2.下跌
3.震荡
尤其是A股市场,大部分的时间都处于震荡行情。
在无法预测未来的情况下,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让自己在任何一种走势中,尽可能减少损失,亦或是获取收益。
而网格策略就是一种可以帮你在震荡行情中获取到一定收益,以及极大缓解焦虑的优质策略。
虽然它很优质,但是也会具备缺点,一定要深刻理解和认识它。
如何开始网格呢?
很简单。
第一步:确认交易品种;
第二步:列出网格表格;(表中包括交易价格、交易日期、交易金额等)
第三步:做压力测试,了解最坏的情况;
第四步:对品种价格进行监控,并设置交易提醒;
第五步:根据交易提醒进行交易。
什么品种适合做网格交易?
适合该策略的交易品种,必须是一个不会死的品种,划重点要考。
什么是会死呢?比如个股。
不是说一定会退市,凉透那种才算死,如果基本面或管理层发生变化,就有可能这辈子都涨不回来,这种半死不活的也算死了。
除了个股,还有其他类似的品种,都不适合用来做网格交易。
初步筛选之后,再把那些长期上涨的品种剔除,它们同样也不合适,因为这种用网格很难赚到大钱,但可以放到长期策略中。
最佳的品种,是那些一直在上下波动,几年前什么样,几年后还是什么样的。
如果能找到一个,简直就是股市提款机。
网格交易是短期策略,再结合你的长期策略,那我们在一个品种的上涨、下跌和震荡行情中,就搞定了两个。
要是下跌也搞定,那岂不是比股神还股神!
怎么做交易表格呢?
打开一个空的excel文档,列好买卖交易价格、交易金额、交易日期等等。
其中价格部分,如果从1开始,以5%幅度为一网,则买入价格分别是:1、0.95、0.9、0.85、0.8、0.75......以此类推。
而卖出价格为买入价格的5%涨幅,如果第一网的买入价格是1,那么我们的卖出价格就是1.05,第二网买入价格是0.95,那么第二网的卖出价格就是1,以此类推,除第一网外,其他下一网的卖出价格都是上一网的买入价格。
第一网以1元买入,在1.05卖出,赚到5%利润;
第二网以0.95买入,在1元卖出,可以赚到5.26%;
第三网以0.9买入,在0.95卖出,可以赚到5.56%;
......
最终,以0.7元买入的部分,0.75卖出,这部分收益率将达到7.14%。
想象一下,如果一个品种不断在20%-30%范围内波动,我们不断用5%网格收割,收割后的资金买入货币基金,那么这部分资金的年化收益率会让你非常满意。
来看一个实际案例,过去几年华宝油气使用网格交易操作的情况:
可以看到,从开始的时候到现在,价格一路涨涨跌跌,最终不仅没涨还跌了。
但是我们使用网格进行低买高卖,整体上看会有不错的收益。
为什么要做压力测试?
在互联网行业,开发完软件或者接口,除了测试基本使用情况,还需要测试在同一时间下,最大能承受的访问量。
我们做网格交易的时候,也需要最计划做压力测试,计算出最坏的情况,我们的账户会怎么样,做好心里准备。
怎么做压力测试呢?
设计一个交易表格,根据具体的情况,模拟出最大下跌幅度。
举个栗子。
你现在要做一个沪深的网格,那你应该知道,下跌60%,几乎是最坏的情况,甚至下跌50%也是挺困难。
如果你激进一些,可以按40%来设计最大压力测试,保守一点就按照60%来做压力测试。
最后
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交易策略,网格交易也有很多缺陷,有适合它的品种和周期,那就一定有难受的时候,可以参考上图来思考它的缺点,如何去弥补。
同时,也没有能让你再下跌不亏损,上涨赚大钱,震荡提款的策略,最好的方式是,将中短期策略和长期策略进行结合,去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情况,减少亏钱的概率。
关于网格交易的缺点,还有实际操作,有时间的话,后续我会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