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计算机技术是一个工程工作,而非一个科学工作,这导致计算机技术天然上限也不太高。
当新晋IT人指望着靠学技术实现薪资翻倍时,中高层IT男却默默接受了各种技术瓶颈论和职场无用论。大家觉得成为IT高手就没什么收益,我们没见过几个顶级高手,遇到巨头抽脂还会被摊派几个水P水T。
但高手一直存在,高手只是在隐居。
1.为何讨论该议题
中国有近千万程序员,出几千个高手挺正常的。这些顶级IT高手,他们不转管理不转产品,不舔领导不写博客,更非恰好跳上独角兽牌电梯,单纯靠计算机技术能力就能实现年薪¥-万。
我恰好就认识一些顶级高手,所以写了这篇文章。
我想跟企业主们分享一下,你们为什么招不到这种高手,我连招聘方法都写在本文里了。
我更希望给有潜质的工程师一份信心:别信月薪数千的自媒体*话,也别信溃兵流寇的胡言乱语,专心做技术始终是有出路的,只靠计算机技术也可以过上殷实、悠闲、有尊严的生活。而且这个高门槛减少了竞争者2.高手的画像我描述的顶级高手有如下特征:
首先技术实操经验在十年以上,工作十年还爱计算机,那就能爱一辈子。
他们从技术上是真正的全栈工程师,他们有三种以上跨行甚远的精通技能,这几门技能单会一门也能实现月薪5万。
他们不会刻意去刷各种工程学履历,他们是通才但不比专才差太多,任何没做过的新领域,摸索半年就能做到月薪5万的水平。
他们并不是搞管理的CTO,也不是背业绩的PGM,甚至都不是协调接口的架构师;他们主要是实操写代码,只带10人以下小团队,核心KPI永远是技术产出物的尖刀锋利。
技术大牛们没什么反人性的怪癖,高智商从业者的管理成本都很低的,吊儿郎当打扮的土一点是在回避无效社交。
领导们看他们的薪资会悲欣交集,自己做领导实际是在这帮家伙打工,但雇他们干活是真放心真舒坦啊。
3.高手的隐居状态顶级IT高手们大都是藏经阁里做扫地僧:首先庙不能太小,大庙才有藏经阁,几十人的研发团队也难藏高手。
藏经阁并不需要对产品运营等部门做支撑,所以扫地僧们都蹲在个冷清的角落;藏经阁里有整个技术团队的理论支撑体系,从命名规范到RPC类库到统一前端到数据设计等等等等。
藏经阁也是整个技术团队的最后希望,业务开发部门被逼到没办法了,也会扛一匹死马去藏经阁里当活马医。
这里有个好玩的现象,低段位工程师特别喜欢骂自家的架构、接口和私有协议不如巨头外企、开源和标准来的精辟,但具体精辟在哪里,他们也说不太清楚。高手们面对这些口水一般是不理不争,因为他们都有过被拉到低智商水平线上暴打王八拳的经历,这种窝囊仗开打就输了脸面,赢了也不爽……还不如回避无效社交。高手绝不转岗做管理和产品
IT男们转产品和转管理,核心目标还是想更优雅的多挣钱少干活,但是高手们已经实现了“多挣钱少干活”的目标了,为什么还要转岗哪?
这些高手看着管理岗被老板骂成狗,产品岗被PPT愁成猪的时候,坚决不转管理,坚决不转产品和运营,挣技术钱又踏实又爽快。
隐居只有/总有一半是舒服的。顶级高手们的状态并不算舒服,他们要是能混出来早就名扬天下了,能当方丈谁愿意做扫地僧呢,当不了方丈当个丽春苑首席洗剪吹也行啊?但高手们也还算舒服,直属领导对高手是刻意埋没,高手们会选择相互寄生。高手做下属懂得多级别高,领导会怕高手太炫了不安稳;而高手放弃长脸升职的机会,追求到了钱多、事少,兴许还能离家近。这个管理问题出在“高手的领导的领导”身上,对企业也只是纤芥之疾,就不展开细谈了。大家回味一下前文,业务开发部门只在逼成死马了才去找高手救场,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平衡?4.为什么不跳槽高手们既然是鸭子划水的隐居,还偶尔会被小兄弟们施展狂犬泼粪王八拳,那他们为什么不跳槽哪?年轻人,你们太naive了。月薪六千的小伙,今天想赖床了就能裸辞,隔天就能新工作。你让个月薪三万的工程师裸辞,他觉得你是想让他的房子断供。薪资越高的岗位心态就越稳,高智商打工者都是权衡利弊的人精,一头肥猪从熏肉厂跳到皮冻厂,动力何在哪?高手们现在的收益已经很高,而且被股票和年终奖绑定,而新单位的各种激励要很久才能兑现,跳槽前算总账,经常算出“不如再等等”。
高手们不怎么做宣传和装修,外人根本不知道他们的存在,万一有天价重岗位的香饽饽,他们缺介绍人和承诺沟通能力,也只能羡慕的眺望而已。
高手偶尔开个大会、升个头等舱,偶遇个“大老板”“小独角兽”,一激动入局也会发现满地都是暗坑。所以高手也不太敢主动跳槽,他们更盼着前前前前前任老板跳槽后,有个合适的介绍人才能安心过去。
最后的悖论出在面试环节上,一流面试官才能面试一流应聘者。在一个有合格面试官的公司,本来就不缺顶级高手;在一个没合格面试官的公司,高手去面试很容易自取其辱。
5.为什么不创业谈到技术高手,很多人都会反问为什么不去创业?这些技术高手都是老江湖,钻研技术的木讷不代表真傻,高智商更容易见微知著,大庙里窝着也见多了风浪。前些年4G普及的时候,这些高手也大都加盟过创业公司,现在的岗位多是二进宫三进宫——这让他们对于白手创业的感动阈值极低,对于大集团内部创新的凶险洞见更深。顶级高手不创业有两个枷锁,一是收益二是技术风险。他们的高薪资是个甜蜜的枷锁,%落袋为安的万,和5%概率到手的万,哪个更能吸引中年人?
他们的另一个枷锁在于知难而退,IT男都是懂得越多敢做的事就越少——在云计算创业最热闹的那几年,高手们根本不屑于下场*命,觉得用那么毛糙的技术是对良心的折磨,而年轻人很乐意上*桌做技术VP和架构师总监。
随着云计算技术的日益普及,初创公司也逐渐不需要挖顶级IT人才,直接采用皮实耐用又简单的云架构就行。
6.高手很少做宣传顶级高手很少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