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讲了核工业和航天工业,今天来讲一下航空工业。
一架飞机的诞生其实挺考验一个国家整体的科研、工业和经济实力的,因为背后涉及的产业链太多了,除了产业链多之外,由于飞机是一个大型的高精尖工业品,所以也依赖非常多的学校和研究院一起对某些难题进行攻关研究。
飞机它的产业链比较多,从总体构成来看,分飞行平台、必装设备和选装设备。在飞行平台上,机体设计和动力系统的设计是重中之重,可以说就是整架飞机的骨骼。要是一架飞机的气动布局不合理那么这架飞机都不能飞起来;要是连动力系统都没搞好那么这架飞机就非常容易出事。在设备上,一架飞机有八大系统:液压、操纵、电气、环控、救生、通讯、导航和侦测,这是一架飞机必不可少的东西。选装上,要是*机的话这少不了武器系统和电子对抗系统。
如果是从上下游的制造情况来看,上游至下游分别是航空材料制造、航空部件制造以及总装集成制造,除了这些,还有包括为航空制造提供零部件加工设备及服务和装配设备的航空制造装备企业。
上游航空材料供应商主要供应钛合金、高温材料、复合新材,涉及上市公司有抚顺特钢、钢研高纳、宝钛股份、博云新材等。中游航空部件制造的参与者主要包括以中航动力、航发科技、航发控制等为代表的动力系统制造商以及中航机电、中航电子、中航电测为代表的航空零部件与机载系统制造商;下游整机制造与总装集成商包括以中航西飞、洪都航空、中直股份等。提供航空加工服务和设备的上市公司包括新研股份、日发精机和利君股份等。运营保障与服务包括基础配套保障、地面配套(机场服务与雷达监控)以及航空器维修维护,涉及的上市公司包括从事雷达配套服务的四创电子、国睿科技、从事空管系统供应的四川九洲、川大智胜,从事地面设备制造的威海广泰、从事飞机维修维护的海特高新。
当然中国的航空业不止上面说的*用飞机制造商,也有民用飞机。民用飞机分两种,一种是商用飞机,比如商用客机和商用货机。另一种是特种机型,如播种机等。涉及上市公司有中信海直等通航公司。
在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里可以看到,空*在国家安全和*事战略全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具体的战略目标就是“空天一体、攻防兼备”。从到年的数据来看,我国这六年*费预算的复合年平均增速是8.77%,而空*的平均预算增速是12.7%,远高于国内的平均值。这原因还是在于我国邻国众多,除了陆上接壤的14个国家,也有隔海相望的6个国家,地缘形式复杂,不能单靠陆*来解决领土纠纷,很多时候得靠空*和海*来去解决。而不管海上还是陆上,都非常的需要空*,所以空*就异常的重要。
从*用飞机的角度来讲,*用飞机分为六大类:战斗机、特种飞机、轰炸机、直升机、运输机和教练机。在我国,负责*用飞机的生产和研发是归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来负责的,而航空的发动机则归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来负责。
中航工业里下属有七家企业负责搞*用飞机,其中这六家企业有三家在a股上市:
1.中航沈飞(已上市):中航沈飞主要是搞战斗机,这些战斗机基本上都是在苏系战机的基础上魔改,如歼5、歼6、歼7、歼8、歼8II、歼11、歼15和歼16。但是一直摸着毛熊的老路总有落伍的一天,毕竟毛熊自己都在吃苏联时代留下的技术遗产,所以沈飞在12年的时候自己独立出资研制第五代战斗机,即歼31。但是歼31发展颇为不顺,歼20在11年的时候试飞现在早就列装到部队了,而歼31还在试验试飞阶段。传闻一直说将是下一代航母的舰载机,但是研发进度缓慢,都不知道是否夭折了。
2.中航成飞:与上面的沈飞有很浓的苏系技术路线不同,成飞则是很大程度上完全自主研发,主要的机型有歼10、歼20、枭龙战机。也负责搞教练机。
3.中航西飞(已上市):上面两家公司都是搞战斗机,而西飞则是搞大型*用飞机,像轰炸机、运输机和预警机,著名的产品如歼轰7、轰6、正在研发中的轰20、运7、运20和空警。西飞除了搞*用飞机,也搞民用飞机,如在运7的基础上改造成轻型的商用客机新舟60,60表示的是满载的乘客人数。年新舟60交付民航使用到现在国内只有20架在运行,国外有32架投入使用,不过事故比较多,首次交付到现在已发生16次事故。我个人还是对这架飞机有点汗颜。。。
新舟60
4.中航哈飞:这公司主要搞小型运输机和直升机,如运11、运12、直9、直15和直20,这家公司偏民用多一点。
5.洪都航空(已上市):洪都航空主要搞教练机、强击机和农林特种作业飞机,在国内那么多家航空公司里,它家的教练机算是业内领先,涵盖初中高各系列机型了。
6.中航昌飞:这家公司和哈飞有些区别,专门搞武装直升机,如武直10、直8、直11,跟哈飞是竞争关系。
上面介绍的都是飞机的设计相关的公司,下面来介绍飞机的心脏:发动机。航空发动机被称为工业皇冠上的明珠,对国家工业水平提出很高的要求。
航空产业链大致可以分为上游材料、附件,中游研制,下游装备使用和维修服务4个阶段。国内航空发动机产业链上游材料端主要由中航工业体系外的企业完成,例如依托于钢研总院的钢研高纳(.SZ);国内高温合金产量最大的抚顺特钢(399.SH);低密度高强度钛合金制造商宝钛股份(456.SH)等。产业链中游研制工作和维修服务业主要集中在中航工业发动机公司下辖的各研究所和各生产企业中。而产业链下游飞机整机企业主要是中航工业内部沈飞、成飞两大歼击机生产商;中航西飞(.SZ)大型运输机、涡轮螺旋桨客机整机生产企业;中直股份(038.SH)国内各种型号直升机生产单位。
而在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里,有三家上市公司主要负责承接生产制造任务:
1.航发动力(893.SH)整合了发动机公司*用小涵道比涡轮风扇发动机、涡轮螺旋桨发动机、涡轮轴发动机以及换发用涡轮喷气发动机(除涡喷-6)的业务,年新成立中航精铸,铸造新型涡扇发动机耐高温单晶叶片。
2.航发控制(.SZ)整合发动机公司下各类发动机控制系统的生产业务,产品装备各型号国产航空发动机。具备全权限电子控制系统FADEC制造能力。
3.航发科技(391.SH)承担了高涵道比*用涡轮风扇发动机的研制和涡喷-6换发用航空发动机的制造任务;另外公司与通用电气,罗罗,普惠等国际航空发动机巨头签订供货协议,主要从事涡轮盘,气冷涡轮叶片,压气机叶片转包加工业务,为公司提高生产制造水平,提高业绩开辟了新途径。
发动机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架飞机的机动能力,我国长久以来除了受飞机设计落后的影响,也受到了发动机设计落后的影响,像歼20首批版本用的涡扇10的发动机,推力才千牛顿,而美国的f35最大用千牛顿的推力,f22也有千牛顿的推力,考虑到歼20是重型战斗机,身形都比他们大,这点推力对于歼20来说根本不够用,之后的涡扇千牛顿的推力才能基本满足歼20的需要。
好了,本周的航空工业的分享就差不多了,下周的内容是船舶工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