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策措施的推动下,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的危废处理产业从粗放式向环保和精细处理的方向转变,环保产业进入稳定持续增长的新阶段。
《“十三五”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的出台,对国内环保技术研发企业是一次难得的机遇。
目前,我国危废处理技术和设备大多数是从国外引进,只有较少企业有一定的自主研发能力。在*策加持和社会需求的推动下,未来环保市场将进入持续扩容和需求激增阶段。
虽然国内企业的投入在增大,对国外的技术和设备依赖度逐渐降低,但众多国内环保企业与国外竞争对手之间在知识产权方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为国外同类企业利用知识产权狙击国内环保企业提供了条件。
基于此,超凡知识产危废处理领域服务团队,将每月推出一期《危废处理领域重点企业月度监控报告》。报告将从专利技术视角分析,为大家解析最新科研技术分布、发展方向及未来趋势以及重点企业专利技术的发展情况。我们以危废处理领域重点企业,如日立造船等公司作为分析对象,对其在全球范围内公开/授权的专利,进行数据筛选和分析。报告部分内容展示
整体情况介绍通过全面检索危险废物处理领域年1月(检索日期:年2月19日)所公开的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得到了危险废物处理领域1月在全球的所有公开专利,基于上述专利数据,进行专利数据监控和初步分析。(由于数据库更新有延迟,因此上述数据不能完全代表年1月的所有公开专利数据。)
年1月,危险废物处理领域在全球范围内公开/授权专利共77件,其中发明申请公开36件,发明授权7件,实用新型3件。各国危险废物处理年1月公开专利类型情况
由上表可见,年1月危险废物处理领域全球专利公开国家情况明显可分为两个梯队,第一梯队为中国,其专利数量为65件,占比约8%,同时,1月份所有实用新型专利均来自于中国,中国的发明专利中9%都处于审中。第二梯队为日本、美国、波兰、以色列等国家和地区,占比很少,但就危险废物处理领域的整体发展来看日本、美国等国家对该领域相关技术的历史贡献较大。由该组数据看出,中国目前在危险废物处理领域专利布局的积极性较高。
太平洋水泥核心专利解读日本在危险废物处理领域的一直处于领先地位,特别是太平洋水泥。表2-1为太平洋水泥公司年至年在危险废物处理领域的技术布局。数据显示,太平洋水泥近三年公开了7项专利技术,其主要集中在通过改良方法和设备实现危险废物的污染防治方面,涉及项专利,仅有1项专利专用于处理灰渣的设备。年至年太平洋水泥公司在危险废物处理领域的技术布局
从技术分支分布来看,设备相关的专利数量多于方法相关的专利数量,具体的设备为66项,方法为25项,其中,有10项专利既涉及设备,又涉及方法。二级技术分支中有关固态废物、医疗废物、液态废物相关设备的专利数量相对较多,有关固态废物、污染防治、液态废物相关方法的专利数量较多,其中,有1项专利的处理对象涉及对固态和液态废物的处理方法和设备,另有1项专利涉及对固液气三种废物同时处理的设备。整体来看,危险废物处理的设备将是目前研究的重点,将合适的处理方法与设备相结合是危险废物处理的关键,处理方法是该领域的研究核心。
TW0236A标题(翻译):含氯粉体的脱盐处理方法及含氯粉体的脱盐处理装置
摘要(翻译):
在利用海水等来将焚化灰等含氯粉体作脱盐处理时,提供一种有效率地进行该处理的方法。此脱盐处理装置(1),系具备有:第1脱盐用洗液供给装置(22)、和溶出槽(2),系用以将含氯粉体(P1)与第1脱盐用洗液(W1)混合并作成浆料,并且使氯溶出;和第1固液分离装置(3),系进行将在溶出槽(2)处所被处理后之浆料(S1)固液分离并得到第1脱盐饼之处理;和浆料搬送装置(),系用以将在溶出槽(2)处所被处理后的浆料(S1)搬送至第1固液分离装置(3)处;和第2脱盐用洗液供给装置(31),系为了进行将第1脱盐饼洗净并得到第2脱盐饼之处理,而供给第2脱盐用洗液(W2);和第1送液装置(5),系将从第1固液分离装置(3)而来之第1过滤液(W3)及/或第2过滤液(W)送液至第1脱盐用洗液供给装置(22)处;和第1氯离子浓度监视装置(7),系用以对于第1脱盐用洗液(W1)之氯离子浓度作监视。
同族:
KR100118655A;SG1109511UA;WO181385A1。
权利要求分析:
共有2个权利要求,2组权利要求,第一组为权利要求1-1保护含氯粉体的脱盐处理方法,第二组为权利要求15-2保护含氯粉体的脱盐处理装置。整体保护范围合理,保护范围层次很清晰。
技术问题:
在由水泥原料化所致之废弃物的循环回收处理中,含有氯的废弃物,系会有起因于其之氯而导致水泥制造设备之闭塞等的问题之虞。故而,为了将含有氯的废弃物、例如焚化灰等,作水泥原料化,系先借由脱盐处理来将焚化灰之含氯量降低之后再作使用。但目前使用的含氯粉体的脱盐处理,会产生排放液,需要再次对排放液进行的处理。
发明点:
提供一种含氯粉体的脱盐处理方法,具体包括:浆料化工程,即对于含氯粉体与第1脱盐用液体混合成浆料;氯溶出工程,即在上述浆料中使在上述含氯粉体中所包含的氯溶出至液相中;脱盐饼形成工程,即从使上述氯溶出后的浆料液体的一部分或全部分离,并得到第1脱盐饼和第1过滤液;脱盐饼洗净工程,即将上述第1脱盐饼借由与上述第1脱盐用液体不同的第2脱盐用液体来洗净并得到第2脱盐饼和第2过滤液,借由上述脱盐饼形成工程所得到的上述第1过滤液及/或借由上述脱盐饼洗净工程所得到的上述第2过滤液,即至少将其中的一部分作为上述第1脱盐用洗液来作循环利用,同时,对上述第1脱盐用洗液之氯离子浓度作控制,并针对后续供给的各含氯粉体分别反复进行上述浆料化工程、氯溶出工程、脱盐饼形成工程以及脱盐饼洗净工程。
同时,提供一种含氯粉体的脱盐处理装置,其具有第1送液装置,由于系将借由在第1固液分离装置处所进行的第1脱盐饼之形成处理所得到的第1过滤液及/或借由在第1固液分离装置处所进行的第1脱盐饼之洗净处理所得到的第2过滤液,至少将其之一部分作为第1脱盐用洗液而作循环利用,并针对被供给之各含氯粉体之每一者而分别反复进行处理,因此,系能够将在对于1个的含氯粉体单位之作为第1脱盐用洗液所利用的清洗水之使用量降低。若是将第1过滤液及/或第2过滤液作为第1脱盐用洗液之一部分或全部而作循环利用,则该第1脱盐用洗液之氯离子浓度系会成为上升倾向,若是第1脱盐用洗液之氯离子浓度超过特定之上限浓度,则依存于情况,系会有对于氯之去除效率造成影响的情形,但是,借由具备有用以对于第1脱盐用洗液之氯离子浓度作监视之第1氯离子浓度监视装置,当该第1脱盐用洗液之氯离子浓度成为并不适于进行处理时,系能够在适当之时序处而进行校正。
代表性附图:
日立造船重点技术分支分布日本的日立造船从造船业的根源出发实现多元化,特别是扩大到工业和市*废物处理设施。表2-2为日立造船公司年至年在危险废物处理领域的技术布局。数据显示,日立造船近几年公开了2项专利技术,均布局在日本。企业只有注重研发,提升产品质量,才能在竞争的浪潮中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