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全球安防龙头海康威视发布了年一季度财报。
今年一季度受疫情影响,制造业营收普遍下滑,海康威视虽然积极推出了防疫专用红外热成像产品,但仍挡不住整体营收下滑的趋势,年一季度共录得94.29亿元,同比下降5.17%,实现净利润14.96亿元,同比下降2.59%。
这是海康威视自上市以来营收首次出现负增长情况,而净利润则是连续两次一季度下滑。
海康威视同一天还发布了年年度报告,较往年相比,年海康威视营收并无多大亮点,总营收为.58亿元,同比增长15.69%,净利润为.15亿元,同比增长9.36%,再没有前些年的高速发展势头,渐渐的平淡无奇。
这反应了安防产业已经无限接近天花板,即便是全球龙头,海康威视也出现了增长乏力的现象;同时,大华股份、机器视觉(华为安防)、宇视科技等企业的紧追不舍,作为老大,海康威视的喘息声越来越大。
自年开始,海康威视一直在布局新业务,最早布局的智能家居产品线——萤石,终于在历经5年布局后实现盈利,此后又先后布局系统集成、机器人、汽车电子、半导体的与视频相关的产品线。
年,创新业务板块是海康威视唯一的亮点,合计营收44.37亿元,同比增长58.23%,其中智能家居业务营收规模为25.92亿元,同比增长58.38%;机器人业务销售额为8.14亿元,同比增长23.88%;另外,汽车电子、智慧存储、微影等创新业务也都打开了局面,累计营收10.3亿元,同比增长.96%。
萤石是目前海康威视最成功的创新业务,其营收规模仍在持续扩大,海康威视正启动分拆萤石网络至深交所上市,以更好独立发展。
业绩进入平淡期海康威视是中国制造业强势崛起的代表之一,其先后抓住了两次历史发展机遇,从而成就了如今的地位。
首先是年左右,率先引入H.编码技术,开始发力视频编解码卡,大大降低了安防监控存储的成本,从此仅仅抓住了安防产业由模拟向数字化发展的第一波浪潮。
纵观其财报,早年后端存储占据了海康威视绝大部分营收,其原因也在于此。直至年,其前端产品线的优势才开始显现,并占据约1/3的营收份额。
第二波浪潮则是抓住了网络化的机遇,借鉴安讯士的成功经验,将网络技术引入其产品线,并在年左右,发力高清监控技术,开始成为本土企业赶超国际公司的典型。
高清化之后,海康威视紧接着又发力AI技术,前端产品的优势不断增强,到年,前端产品贡献了海康威视一半营收,该年度也是海康威视首次营收破百,达到亿元。
年,海康威视营收正式突破亿元,达到亿元;随后海康威视开始进入降速期,年同比增长18.93%、年增速再降至15.69%,这在海康威视历年的成长中都是前所未见的。
不过,得益于此前的高速增长,-年海康威视的年复合增速还是高达34.59%。
-年海康威视营收分析
(单位:亿,来源:海康威视财报,制表:OFweek维科网)
鉴于今年的不利开局,海康威视年的处境愈发艰难,年度增速预计不会超过15%。
更为不利的是,作为全球安防龙头,其在视频监控领域已经处于行业的顶端,分公司、办事处遍及全球各地,可开拓的领域已经有限,未来留给海康威视的成长空间变得越来越窄。
这一问题同样存在于大华股份、宇视科技、机器视觉(华为安防)等中国安防企业身上,作为行业龙头,寻求业务多样化已经成为海康威视寻求业绩增长的另一途径,所幸其早年布局已初显成效,智能家居位列国内前茅,机器人也是国内3大AGV提供商之一。
研发成为海康威视第一竞争力在众多的安防企业中,海康威视虽然位居全球之巅,但其始终是行业内危机感最重的一家企业,早在成为中国市场安防龙头之前,其就一直走的步步惊心,每一步棋都是稳扎稳打,从未见其有任何大跨步的异动之举。
无论市场如何变幻,研发都是支撑海康威视前行的最大保障。从模拟到数字,再到网络化、高清化、智能化,除了前两个阶段处于落后或追赶阶段外,后三个阶段均处于行业前沿地位。
有人说,全球安防看中国,中国安防看杭州,杭州安防看海康威视,并不是没有道理的,基本上了解了海康威视的技术动态、产品现状,就基本掌握了全球安防产业的顶尖发展水平。
为了扩大其产品线,海康威视收购了部分行业实力企业,如主打门禁/出入口的汉*智能、专注光学镜头的凤凰光学、精于存储技术的邦诺存储、入侵报警专家SecureHoldingsLimited等。
不过有意思的是,海康威视的收购都非常有特点,它只针对有实力,但尚未成为行业领头羊的企业,是具有较大成长空间的专业领域公司;收购后实行双品牌战略,既保持原有品牌,又导入海康威视的产品线中,双线运营。
海康威视-年研发投入
(来源:海康威视财报,制表:OFweek维科网)
自年开始,海康威视在研发方面的投入逐年增长,每年占营收的比重在7~9%之间,年面对美国打压,海康威视加大了投入,研发占比达到空前的9.51%,芯片正是其中的增长领域之一。
海康威视-年研发人员比重
(来源:海康威视财报,制表:OFweek维科网)
海康威视的研发人数随着总人数的增长不断增长,自年开始基本都保持在50%的比例,年末达到人,研发实力行业无出其右者。
天花板难突破新老交替临近正所谓树大招风,作为行业龙头,本土企业一直以海康威视为对标标的,其一举一动都备受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