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摘要
策略:自主可控,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
目前中国无疑是世界上的制造业第一大国,但很多产品仍需要进口,当前的环境更是加速推进我国国产替代和自主可控的进程。一方面,国内*策积极推动国产替代与科技创新的发展。另一方面,中美贸易摩擦以及美方对华科技领域的限制或许将进一步倒逼中国的产业升级,加速推进中国的国产替代进程。在*策利好与中美 双重催化下,我国自主可控领域或将迎来发展良机。
电子:红“芯”突围的自主可控之路
经过近80年的发展,全球半导体产业形成了超过亿美元的庞大市场,并推动着整个人类科学文明加速发展。随着全球电子制造业的转移,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消费市场,并保持着高速增长的态势,但是国产半导体的自给能力却明显偏弱。因此无论从国际贸易的经济因素,还是国家战略自主可控的角度来看,中国半导体产业自主可控势在必行。我们从*策和资金层面对国产半导体的突围之路进行了详细的梳理。
随着 的持续发酵,中国制造业对于进口芯片的巨大依赖成为中国产业升级的最大软肋。随着科创板的快速推动,我们预计半导体企业将会迎来加速发展期,我们对还未上市的国产半导体企业进行了梳理,具体包括:汉天下、唯捷创芯、慧智微电子、北京矽成、联芸科技、高云科技、湖南进芯、华大九天、三零嘉、森未科技、格科微、广芯电子、杭州中科微电子、开元通信、龙芯中科、绿芯半导体、安路科技、奈芯软件、兆芯以及紫光同创。
计算机:安全可控发展决心坚定,产业链崛起在即
外部环境变化缩短我国国产替代的缓冲期,更加坚定我国发展安全可控的决心,利好计算机全产业链发展。计算机行业安全可控产业链中,硬件主要包括PC、服务器整机集成以及主要部件cpu、存储等,软件主要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办公软件、信息安全软件以及其他应用级软件等。我国安全可控产业链快速发展,具有一定的成熟度,达到“基本好用”的应用标准。
我们核心推荐操作系统、数据库和系统集*头厂商中国软件,国产ERP软件龙头、SaaS布局领先的用友网络,建设工程专业领域软件龙头厂商广联达,国产CPU及高性能服务器龙头中科曙光。
新材料:市场空间广阔,国产替代逐步推进
碳纤维可称新材料之王,不论从*用方面还是民用方面来看,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产业拥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和市场空间,我们推荐光威复材及中航高科。
MLCC电子陶瓷材料是用途最广的电容产品,消费电子行业增长及更新换代拉动MLCC需求持续增长。我们推荐高性能纳米粉体材料龙头的国瓷材料。
高温合金在*民工业领域运用广泛,但我国高温合金技术与世界先进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并且国内生产能力不足,部分产品依赖进口。当前我国高温合金需求快速增长,为满足关键环节材料的自主可控,高温合金的研发仍需持续推进,材料市场前景广阔。相关公司包括中国钢研科技集团、东北特钢集团。
策略:自主可控,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
目前中国无疑是世界上的制造业第一大国,但很多产品仍需要进口。以集成电路为例,从年起,我国每年集成电路进口金额均超过亿美元,到年,我国集成电路进口金额全年累计更是达到亿美元。若能够实现芯片国产化,这部分的收益将非常可观,这也是芯片国产化的最大逻辑。
当前的环境更是加速推进我国国产替代和自主可控的进程。一方面,国内*策积极推动国产替代与科技创新的发展。自年自主可控概念被提出后,习近平主席多次强调自主可控与突破核心技术的重要性,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要下定决心、保持恒心、找准重心,加速推动信息领域核心技术突破,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上下更大功夫。
另一方面,“科技”是中美 的主要角力场,随着中美贸易摩擦的不断升级,美国对华科技领域种种遏制行为轮番登场,包括实施高科技产品出口限制、投资限制、技术封锁、人才交流中断等。5月16日,美国更是将华为列入出口管制“实体清单”,此后谷歌、ARM陆续宣布暂停与华为的合作,这表明仅仅依靠“拿来主义”将会时刻受制于人。中美贸易摩擦以及美方对华科技领域的限制或许将进一步倒逼中国的产业升级,加速推进中国的国产替代进程。
在*策利好与中美 的双重催化下,我国自主可控领域或将迎来发展良机。因此, 背景下的第二条投资主线是,我们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