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和智能化正不断融合各行业的生产和发展,作为建筑施工企业,福建省港口工程有限公司结合行业特点,面对点多面广、人员分散、管理难度大,以及作业风险系数高等诸多因素,为稳步推进工程项目建设,保质保量完成生产任务,公司从依靠现场人员盯防的传统模式逐渐向依靠科学技术和先进装备为支撑的现代管理模式过渡,驱动企业项目管理水平提升。
打造工地“智慧眼”,项目管理见成效
自年年初公司远程视频监控系统投入使用以来,公司积极引用视频监控设备,以制度化、规范化为管理前提,通过不断完善优化各层级的管理职能、权限和范围,逐步提升设备性能,通过视频监控技术,将远程动态监管辐射至各个在建项目的重点部位、关键环节。各项目开工初期,公司要求项目部按照规划完成现场办公、生活、材料堆放等区域布置后30天内,必须在施工现场作业面、材料、出入口、仓库、大型起重设备等重点部位安装监控点,监控部位尽量达到无盲区。在日常监管中,在特定权限下指定专人每日两次全覆盖检查,公司领导、安全管理部门人员不定时随机抽查,长此以往,形成常态化监管模式。视频监控平台作为一个直观有效的载体、工地的“智慧眼”,将公司各在建项目的质量、进度、安全、成本、资源等状况即时呈现出来,施工项目管理实现可视化,可以远程预警和纠正现场管理人员旁站、钢筋堆放、钢筋绑扎、梁板吊装和存放、临水临边和高空作业防护等作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增强对项目施工全方位、全过程的动态监管,对整个项目监管水平、管理成效的提升起到积极地推动作用。安全就是效益,“人防+视频监控”双管齐下
视频监控系统在安全管理方面的作用更为突出和显成效。作为施工企业,在现场安全管理方面存在诸多管理难点,归结起来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受作业人员主观意识的影响,现场工人素质参差不齐、自我安全防护意识薄弱、存在侥幸心理等;二是受客观环境和条件的影响,因为施工环境条件恶劣及复杂性,存在暴露于临水临边作业环境时间长、整体或局部施工作业空间狭窄、涉及工种和使用设备多、交叉作业频繁等各种危险因素。面对以上难点,视频监控技术的运用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公司职能部门和工程项目管理人员通过监控大屏、办公电脑、手机APP实时查看现场施工画面,进行同步声相动态监管,对现场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以及环境风险等进行全方位远程监控、预警,能够确保第一时间与现场管理人员进行沟通、协调和及时消除安全隐患,降低风险,达到精准、有效的防范。例如:夏季高温期间,户外环境炎热,救生衣穿戴问题成为管理难点,在时刻督促安全帽和救生衣正确穿戴的同时还需防范人员中暑,在作业过程中还会碰到局部作业空间十分狭窄,穿戴救生衣不利于实际操作、灵活度受限等情况,水上作业监管难度加大。因此利用远程视频监控手段,可以随时调取现场作业画面,相对现场管理人员监督的方式更容易发现现场盲区和死角,能够及时纠正劳保用品使用不规范问题。还有,可以通过视频监控的整体、放大等视角优势,对现场危险系数较高的作业环节加强监管,例如:现场起重吊装作业过程,查看现场人员站位是否处在夹角和盲区部位;构件装船过程,查看装卸防护措施和有关人员上下船是否安全;高处作业、水上作业平台搭设过程,查看现场临边安全防护措施是否到位;查看现场起重机、塔吊等特种设备使用情况等。利用视频监控技术,将安全管理进一步下沉到关键环节、关键点,防范于未然。同时,再结合公司组织人员下基层的现场安全检查,不断强化安全生产思想理念灌输和植入,“人防+视频监控”双管齐下,杜绝安全事故发生,稳步推进公司项目建设顺利开展,保障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与时俱进,争创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
随着工程技术的发展,工程标准化的推进,视频监控系统在项目施工管理过程中的作用将更加突出,结合实名制管理系统等其他系统,相辅相成,为项目目标控制,动态管理提供更有力的支持。在新时代网信事业发展的大环境下,作为国营企业,应紧跟国家和行业步伐,与时俱进,以依托科技力量为前提,充分发挥信息化技术的优势在企业管理中的有效应用,在巩固已有成效的管理基础上,争创管理新思路、新模式,努力将公司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为项目建设保驾护航,助力企业管理提质增效。供稿:唐颖、江栅珊编辑:*委办公室扫码